央视报道太原 汾河龙舟公开赛
6月1日,央视新闻频道“新闻直播间”、综合频道“晚间新闻”栏目分别报道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举行的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(山西·太原站)暨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。
6月1日,央视新闻频道“新闻直播间”、综合频道“晚间新闻”栏目分别报道在汾河太原城区段举行的2025年中国龙舟公开赛(山西·太原站)暨太原汾河龙舟公开赛。
5月31日,广州猎德村一年一度的龙舟招景盛会热闹开幕,吸引了超过150条龙舟前来竞渡。然而,这场盛会上最出圈的并非龙舟本身,而是一位“挂牌征婚”的小伙。他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,正面写着“未婚!两栋楼!海珠!”反面则是印满二维码的微信加好友页面。
5月31日,广州天河猎德村迎来一年一度的龙舟招景盛会,一名男子在龙舟上挂着“两栋楼,海珠,未婚”的牌子和微信二维码征婚,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交的结合,也引发了对现代社会年轻人婚恋观念和交友方式的深入思考。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年轻人面
千年传承:汨罗江畔的龙舟竞渡,是屈原精神的具象表达,承载着“忠君爱国”“团结奋进”的文化基因,每一道桨痕都是中华文明的密码。
2023年,麻阳龙舟曾因“逆水行舟30公里”等壮举引发关注,2025年端午更是“一鸣惊人”——麻阳龙舟登船仪式领头苗族汉子霸气瞬间,被国防部选为端午节特别视频的“封面”。正如热议网友说的那样,古老端午民俗那一瞬间,完美契合了中华民族永不言败的不屈精神。
当坐在黄龙溪古镇的木椅上,将编得歪歪扭扭的五彩绳系到小朋友手腕上时,“95后”宝妈刘静忽然理解了母亲常挂在嘴边那句“彩线长,岁月长;艾草香,福满堂”的真正含义。
镇远端午龙舟节期间,镇远文旅与霸王茶姬联合推出的“舟渡茶香 黔叙非遗”活动吸引大量年轻群体参与,成为文商旅融合的创新样本。
5月31日中午,热血沸腾的天津海河国际龙舟赛圆满落下帷幕。晚上6点多,65岁的田树宝站在吊车旁,看着一条条碳纤维龙舟被装上运输船。海河岸边的微风带着水汽,夹着汗水的头发黏在他额角,身边人劝他先回去歇歇,但他摇摇头,仍坚守到了撤场完毕。
粽叶飘香,鼓声震天。6月2日上午,2025年里水端午龙舟文化嘉年华在里水艺术河畔举行。本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,通过丰富环节深度激活佛山“十大传统文化”,生动展现端午龙舟习俗的独特魅力,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高质量推进。
儿童节前夕,悦城社区突破传统活动模式,为百余组家庭带来一场传统与创意碰撞的沉浸式体验。
6月2日,备受瞩目的2025年叠滘龙舟大赛在南海区桂城街道叠滘水乡激情开桨。潭头赛区C弯再次成为全场焦点,数支劲旅在此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弯道对决,引爆两岸观众热情。
作为端午假期引人注目的文体盛事,2025年三亚龙舟公开赛以100%市场化运作模式,成功整合了“文化+体育+旅游”的全民参与城市级IP活动,不仅延续了传统龙舟文化的竞技魅力,更通过多元化运营手段,实现了线上流量爆发、线下人气聚拢与消费市场联动的三重突破,验证了端
鼓声震天,水花四溅,广州猎德涌的龙舟赛向来是端午的重头戏,可今年最抢风头的不是哪条飞驰的龙舟,而是一个挂着纸板的年轻小伙。纸板上赫然写着七个大字——“未婚!海珠!两栋楼!” 背面还印着个二维码。这直白到近乎行为艺术的征婚方式,瞬间引爆了全场。
记者6月2日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,端午期间,广东以龙舟赛事为牵引丰富文旅产品供给,深化“文旅+体育+消费”融合模式激发市场活力,营造“同舟奋进、祥和安康”的节日氛围。
央视综合频道CCTV1《晚间新闻》专栏【端午假期寻味中国·“名场面”龙舟赛】播出新闻《贵州沿河:端午节上演传统龙舟逆水竞速》。报道说 ,端午假期的第二天,假期的火热与活力首当其冲体现在端午节代表性习俗——龙舟竞渡上。全国各地的龙舟比赛继续上演,各路健儿们齐聚赛
狮子湾全村老少爷们宁可凑不齐人手,硬是让白发老头和半大孩子顶上去划龙舟,也绝不叫外人沾边儿!然而,另一边的猎德村,三条崭新龙舟在家门口“扑通”翻了两条,全因船上坐着个洋女婿。
而且是集体的进化,你看,一个关键人物在击鼓,一击一提代表了“击提”也就是集体。
每逢端午,金鸡湖上百舸争流的热烈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不可错过的节日盛景。而在月光码头,为期两天的“华夏同心集”,汇聚非遗、文创、音乐、科技、书籍、美食等元素,正以一系列创新场景,拓展着“龙舟经济”的内涵和外延,也吸引了无数市民游客。
今年端午节,广州国际龙舟赛再次点燃了珠江两岸的热情,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了这场水上盛宴。一大早就听到珠江两岸人声鼎沸,热闹非凡,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悦。
5月26日,在荷兰阿珀尔多伦(Apeldoorn)的一条运河上举行了命名为“2025年首届荷兰华人Bakhuus杯”的龙舟邀请赛,有23支参赛的队伍,包括荷兰人、华人企业以及荷兰和比利时社团的龙舟队,中国驻荷大使馆也组队参加了这一中国文化体育盛事。阿珀尔多伦市